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交叉節(jié)點,努力通過簡潔有力的制度設計,提高流動人員通行檢驗效率,激活生產和消費,本質上也是一種生產力。
返城了,返工了,到了路口、門口卻被攔下,這是當下不少人遇到的尷尬。
近日,四川一條對健康證明進行信息共享和結果互認的舉措被網友關注,“所有在川居住14天以上,且接受當地村(社區(qū))管理的人員,均可接受免費新冠肺炎健康檢查服務。檢查后開具的健康證明,不僅適用于用工單位,也可用于外出務工人員居住的小區(qū)辦理出入證。”
該通知同時提醒,“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和查詢系統”已同步上線,可實現網上申報和查詢、務工地和有關方面及企業(yè)共享互認,各地不得另行設置限制人員進入本區(qū)域的門檻。此外,民工輸出大省四川下一步還將推動健康申報證明的省際間互認。
面對各種“返工難”的吐槽,這一措施被關注到,一方面說明“一張證明走天下”方便了有出行需求的民眾,是及時的、便民的;另一方面,這也方便了基層的工作人員,為他們刪減了繁瑣的工作程序,減輕了壓力,提高了效率。
自疫情爆發(fā)以來,各地時不時出現“頻繁填表簽字”的現象,一些出行民眾還遇到了“一山放過一山攔”的尷尬。前不久,在長三角一些地方,很多返工人員,即使被測體溫正常,即使拿著出發(fā)地開具的健康證明,也無法順利“通關”。
據媒體報道,在一些地方,返程人員提供的證明文件五花八門,也讓執(zhí)勤檢查的工作人員頭皮發(fā)麻。一位民警便無奈道,“外地開具的健康證明我們沒辦法確認,畢竟新冠肺炎有潛伏期,提前開具的健康證明很難保證!
我們當然要體會一線關口人員的難處,不同城市、不同縣市的不同部門開具的各種健康證明,其標準并不是那么板上釘釘。而疫情防控工作又是絲毫不得松懈的,一旦有潛在患者被放入,這個責任也是一線人員無法承擔的。
這個時候,就迫切需要全國一盤棋、多地一張證明的有效舉措。
我們常常把各種“登記報表”稱為形式主義,但很多時候,形式主義不是一線的工作人員主觀行為造成的,而是措施上的不科學、不統一造成的。如果各個地方、各個部門各行其是,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讓出行的健康人寸步難行。
無論是政策制定者,還是一線執(zhí)勤者,都要認識到,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交叉節(jié)點,努力通過簡潔有力的制度設計,提高流動人員通行檢驗效率,激活生產和消費,本質上也是一種生產力。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