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媽媽帶崽出游 “熊孩子”玩成“臟臟包”
人民網成都4月9日電 (朱虹、王洪江)大熊貓媽媽帶崽和人類有什么不同?據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消息,去年1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秋季調查收回的紅外相機數據里發(fā)現,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泥巴山大熊貓廊道里,有一只滿身泥濘的大熊貓幼崽讓人忍俊不禁。今年4月,管護總站的工作人員又在春季調查收回的紅外相機數據同一點位拍到一組大熊貓母子。
滿身泥濘的大熊貓幼崽。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被拍到的大熊貓母子。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在視頻里,幼崽怯怯的小眼神東張西望,在媽媽身邊調皮搗蛋,而熊貓媽媽正在大樹上標記信息,幼崽擠上去嗅聞樹干又突然跌倒后迅速跑開,真是個妥妥的“熊孩子”。該相機在之后的一段時間又幾次拍到這對母子,直到相機被好奇的“熊孩子”擺弄轉換了視角。
今年4月,管護總站的工作人員又在春季調查收回的紅外相機數據同一點位又拍到一組大熊貓母子,圖為拍攝到的熊貓媽媽。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的紅外相機在泥巴山廊道拍攝到的大熊貓。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紅腹角雉。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此外,在同一位點上,工作人員還拍攝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紅腹角雉。
據了解,自2019年秋季在該區(qū)域布設的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大熊貓幼崽后,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重點監(jiān)控該區(qū)域,連續(xù)3年拍攝到幼崽資料,見證了幼崽成長。
泥巴山廊道是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qū)的重要區(qū)域,是連接大相嶺山系和邛崍山系大熊貓種群的重要通道。近年來,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加強走廊帶的保護管理,開展棲息地修復,提升了國家公園基層工作人員巡護管理的整體水平,建立健全監(jiān)測巡護體系,做好大熊貓保護科學研究,運用科學數據指導保護,逐步復壯大相嶺山系大熊貓小種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