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困難兒童編織毛衣,替雙職工家庭接子女放學,到大街小巷撿拾煙頭,在浙江寧波鄞州區(qū)——
愛心奶奶的暖心服務(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志愿服務在身邊)
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有3群平均年齡在65歲的奶奶,平日里或為生活困難兒童編織毛衣,或護送、陪伴雙職工家庭子女放學,或在大街小巷撿拾煙頭、清理垃圾。她們已成為當?shù)刂驹阜贞犖橹胁豢苫蛉钡闹匾α浚脨坌脑忈屩澳棠獭边@個親切溫柔的詞語。
向各地捐出毛衣4400余件
家住鄞州區(qū)東柳街道東海花園社區(qū),今年88歲的韓翠菊,手上總是忙個不?!灰锌眨銜椕?,這一堅持就是19年。
毛衣織給誰?原來,2005年春節(jié)時,韓翠菊在電視節(jié)目里看到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冬天衣著單薄,有的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毛衣,讓她頗為心疼。一個樸素的心愿涌上韓翠菊心頭——“家里有毛線,我給他們織?!?/p>
說做就做,沒過幾個月,韓翠菊就親手織好了36件毛衣,讓女兒章雅杰聯(lián)系了一所學校,親自送了過去??吹綆в懈鞣N卡通圖案的毛衣,孩子們愛不釋手,沒想到毛衣不夠分,有兩個孩子當場還哭了鼻子,“奶奶回去再給你們織?!币簿褪菑哪菚r起,織毛衣變成了韓翠菊生活中的關鍵詞。
打那之后,韓翠菊的閑暇時間都在織毛衣,家中的櫥柜里更是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毛線,“每次出門,我總想著買點毛線,慢慢地家里越堆越多。”章雅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開始織毛衣到現(xiàn)在,韓翠菊前后共自費4萬余元購買了1500多斤毛線。
出門坐公交車,在等車時要織毛衣;去醫(yī)院看病,等候叫號的時候在織毛衣;晚上睡不著,便翻出毛衣織上兩針……面對這份執(zhí)著,章雅杰打心眼里佩服母親的毅力?!澳赣H是真的用心在做這件事,可以說是‘毛衣不離手’。有次帶她出國旅游,別人在海邊看風景,她卻在海邊織起了毛衣?!闭卵沤苷f。
韓翠菊說自己早已定下目標——一星期織一件,一年算下來可以織50件左右。她堅持用織毛衣的方式給困難地區(qū)的孩子送溫暖,累計捐出超過1000件毛衣。
慢慢地,她也總結了自己的一套經(jīng)驗——織給孩子們的毛衣,要選用質量好的羊毛線,再根據(jù)毛線選擇合適的針法和力度,比如平針織法速度更快;考慮到孩子玩?;顒虞^多,就把衣領做成拉鏈式的;給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就用圓低領,這樣不容易被弄臟……
都說愛心會傳遞,韓奶奶的事跡感動著越來越多人。聽說社區(qū)出了一名“毛衣奶奶”,街坊四鄰也都坐不住了。為此,社區(qū)黨委經(jīng)過研究,專門騰出空間,成立了以韓翠菊為帶頭人的愛心作坊,吸引了不少有著織毛衣技藝的鄰居們加入。
2018年,隨著愛心人士、愛心企業(yè)逐步增加,愛心作坊正式升級為工作室。當年底,團隊僅用1個月時間,就趕織了600條圍巾,分3批送到吉林、湖南等地的困難兒童手中。
為啥效率這么高?東?;▓@社區(qū)黨委書記鄭鵬透露,工作室里的老人分工協(xié)作,負責編織不同部分。韓翠菊主要負責織領子、袖子等難度較大的部位,最后再將各部分進行縫合。
19年來,韓翠菊和工作室已累計捐獻毛衣4400余件,送往全國各地。在她們的帶動下,不少愛心企業(yè)、個人也紛紛加入捐贈行列。
“有家本地企業(yè)每年都向工作室捐贈編織物料,也有公益組織每年協(xié)助工作室對接山區(qū)學校、負責寄送事項等,還有各地愛心人士累計寄來300多公斤毛線?!编嶚i說。
對此,韓翠菊總是樂呵呵的,“有這么多人幫忙,不愁孩子們沒有漂亮暖和的毛衣穿了?!?/p>
5年護送600多個孩子放學
在鄞州區(qū)東錢湖鎮(zhèn)高錢幼兒園門口,下午4點,身穿紅馬甲、今年63歲的袁佩君早已等候多時??吹皆棠?,王浩鳴向她奔去,兩人大手拉小手,一道向清泉社區(qū)婦兒驛站走去。
別看孩子跟袁佩君這么熱絡,兩人可不是親祖孫——袁佩君是孩子的“臨時奶奶”?!半p職工家庭由于和工作時間沖突,接孩子放學成為難題。我這個臨時奶奶就是負責接孩子的。”她說。
家住清泉社區(qū),2018年的一天,正在接外孫放學的袁佩君,在幼兒園門口遇到了一臉焦急的鄰居笑笑媽。得知她接孩子和工作時常沖突,總是急得團團轉,熱心的袁佩君便主動提出幫忙接孩子,“誰知一接就是5年多,兩家人也處成了一家人,笑笑見到我就像見到親外婆一樣?!?/p>
像袁佩君一樣,幫著接孩子放學的愛心老人還有不少。經(jīng)過調研和走訪,最終由社區(qū)黨組織牽頭,成立一支志愿隊,有組織地幫助社區(qū)內(nèi)有需要的家庭接孩子放學。2019年9月,這支奶奶志愿互助團隊成立,以5人輪班制形式,護送孩子放學。
如今每個上學日,這些身穿紅馬甲的奶奶們就會守在幼兒園、小學門口,風雨無阻。這些年來,這支服務隊伍逐漸壯大,已吸納58名奶奶和200多名社區(qū)志愿者。5年來,志愿團隊共護送600多個孩子放學,幫助社區(qū)500余戶雙職工家庭。
袁佩君告訴記者,接到孩子后,奶奶們會領到社區(qū)的婦兒驛站。在這里,不僅有同齡小伙伴一起學習、玩耍,奶奶們也會監(jiān)督寫作業(yè),作業(yè)完成后還會給孩子們講故事,教一些剪紙等技藝。
下午5點多,王浩鳴的媽媽陳女士下了班,忙趕到驛站接孩子回家。提起這項志愿服務,她豎起大拇指。去年8月,她從社區(qū)群里看到奶奶接送孩子的通知,跟丈夫商量后,為即將上一年級的兒子報了名?!皥竺耙苍蓄檻],但看到是社區(qū)牽頭,大家都在稱贊,我才想試試看?!彼寡?,沒想到幾天下來,兒子跟奶奶們相處得很好。
“孩子跟我說,奶奶接他放學路上,會問學校里發(fā)生的趣事,像極了祖孫間的日常互動?!标惻空f,經(jīng)常能從孩子口中聽到“喜歡奶奶”這樣的話,“可見孩子很認可奶奶,我和愛人都是外地人,奶奶們真是幫了我家的大忙?!?/p>
都說鄰里感情需要雙向奔赴,對袁佩君而言,這話一點都不假。有次她生了病,幾天沒來接孩子,沒想到好多家長關切地打來電話詢問,讓她頗為感動,“自己的服務換來了真心,孩子們都把我當成了‘親外婆’‘親奶奶’,這種幸福感可是買不來的。”
撿拾煙頭并勸阻不文明行為
在鄞州區(qū)邱隘鎮(zhèn)的街頭巷尾,如今活躍著一群身著綠馬甲、拿著長夾子撿煙頭、清垃圾的志愿者奶奶,看到有人在公共場所抽煙,還會上前勸導。高云香就是其中一員。
77歲的高云香是撿煙頭志愿行動的發(fā)起人之一。見到她時,她正風塵仆仆地從外面撿拾完煙頭,“你看,一個下午撿了30多個?!彼龑τ浾哒f。
2016年,退休多年的高云香拉上鄰居吳貴鳳、李秀定,商量著如何發(fā)揮余熱,做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彼時,電視上倡導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公益廣告給了3位奶奶啟發(fā)。她們便開始在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圖書館、劇院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嘗試勸導。
談及這個,高云香說萬事開頭難,起初大多數(shù)煙民并不買賬,“那時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別多管閑事’。”
“一開始聽人家這么說,我們也會打退堂鼓,但堅持著多勸勸,心態(tài)也就慢慢強大了?!睂Υ?,李秀定道出秘訣,哪怕對方說話再難聽也是笑臉相迎,勸說無用時也不爭論,就講究個“以德服人”,把地上煙頭撿起來,“我們一彎腰,大家一般也會主動配合了。”
不僅如此,奶奶們還從身邊人勸起,“我第一個勸說的就是老伴?!眳琴F鳳說,自己老伴以前一天至少一包煙,煙頭更是隨便丟;如今在她的勸導下不僅戒了煙,也加入志愿服務中。
在她們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熱心志愿者加入進來,鎮(zhèn)政府為此專門成立了志愿服務隊。邱隘鎮(zhèn)黨委委員郎安介紹,目前團隊已吸納294人,平均年齡54歲,其中不乏母女、夫妻、祖孫等,有的甚至“全家總動員”。
如今,志愿隊服務范圍涵蓋全鎮(zhèn)32個區(qū)域,累計撿拾煙頭10萬余個,勸阻一批不文明吸煙行為,并號召大家自覺將煙頭按垃圾分類規(guī)定投入垃圾桶。
令大伙欣慰的是,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不文明行為減少了,“像醫(yī)院、劇院這些地方,幾乎聞不到煙味,以前每天要撿三四百個煙頭,現(xiàn)在數(shù)量大大減少?!备咴葡阏f,綠馬甲已經(jīng)成了街頭巷尾的醒目標志,“有的人老遠看到我們彎腰撿煙頭,就自覺把香煙掐滅,地上的煙頭也少了?!?/p>
為了支持奶奶們的志愿行為,鎮(zhèn)政府也發(fā)起倡議,在人流量較大公共場所試點設置了13個吸煙區(qū),設置“煙頭不落地”等醒目標識和不銹鋼煙頭投放桶,勸導不文明行為,“不僅如此,我們還印制了便攜小煙袋和‘煙頭不落地’倡議書,通過志愿者進行發(fā)放,希望與奶奶們一道,促進全社會的文明風尚?!崩砂舱f。
在鄞州區(qū)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歐陽錫祥看來,“奶奶團隊”是當?shù)刂驹阜罩须y得的寶貴力量,“‘奶奶團隊’從個人自發(fā)行為,到成立志愿組織,再到產(chǎn)生良好的社會影響,是鄞州志愿服務不斷發(fā)展的縮影,也是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探索。”為了持續(xù)擦亮這些志愿品牌,讓愛心傳遞下去,鄞州區(qū)將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激勵機制,讓奶奶們有更大的舞臺和更好的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1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