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春天前進

——巡禮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文化大篷車

稅清靜

2020年06月08日14:21  來源: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
 

大篷車瓦吉瓦

巡禮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文化大篷車


“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nóng)村落地生根的迫切需要,是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內(nèi)驅(qū)動力,只有破除比經(jīng)濟發(fā)展更為艱難的思想瓶頸,摒棄陳規(guī)陋習的束縛,才能實現(xiàn)腦袋錢袋齊頭并進,物質(zhì)精神同步小康! 峨邊彝族自治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成冬娟不無感慨的說:“文化扶貧是推進移風易俗的重要抓手,縣委、縣政府提出了“213”文化工程,充分發(fā)揮了文化扶貧在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大篷車就是文化扶貧的鮮活載體!

讓老百姓能積極參與到移風易俗中來,首先要讓他們知道外面世界的新政策、新變化、新消息,否則,他們會一直抱持著過往的“老黃歷”過日子,與時代隔膜,和潮流疏遠!拔幕笈褴嚒编l(xiāng)村行文藝巡演于2016年7月正式啟動,對于文化大篷車的成員,是不小的挑戰(zhàn)。駱雅茜館長領到上級任務之后,內(nèi)心最初也有過茫然:我們該演什么,既能讓老百姓喜歡看,看了還能受教益?沒辦法,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2016年8月,文化大篷車到萬坪鄉(xiāng)約嘎村開展鄉(xiāng)村行活動,駱雅茜發(fā)現(xiàn)當?shù)氐拇迕癫坏珶崆榛樱主動申請登臺表演。具有資深文藝經(jīng)驗的駱館長,立馬就感覺到,這里面一定有故事。

表演結(jié)束后,駱雅茜帶領著甘嫫阿妞藝術團的成員,多次到萬坪鄉(xiāng)約嘎村去,走村入戶,尋訪提問,進行素材搜集,了解到當?shù)氐谝粫浝畎⒑榈恼嫒苏媸。原來李阿洪剛到約嘎村任第一書記時,村民并不買他的賬,甚至對他極為質(zhì)疑和排斥,覺得他就是來走過場的,不會真心實意引領大家脫貧致富,時間一到,就瀟灑走人,村民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也輪不到他一個“外來和尚”指手畫腳,成日“念經(jīng)”。

面對群眾的冷淡,李阿洪沒有退縮,他以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了第一書記絕非虛設,李阿洪干勁十足地挖掘特色產(chǎn)業(yè),最終確定了竹筍、蜂蜜、中藥材種植等“五朵金花”產(chǎn)業(yè),沒日沒夜地努力工作,贏得了村民的交口稱贊和衷心信賴。在李阿洪的帶領下,村民們既脫了貧又鼓足干勁,一掃之前的懶散作風,斗志昂揚地發(fā)展產(chǎn)業(yè),勤勞致富。

甘嫫阿妞藝術團以李阿洪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音樂情景劇《第一書記和“五朵金花”》。在2016年11月,在樂山舉辦的全省第十六屆戲劇小品比賽中,由甘嫫阿妞藝術團創(chuàng)作和出演的此作品進行了開場秀,引來多方關注,成為本地小有名氣的原創(chuàng)文藝作品,也成為文化大篷車的“保留節(jié)目”,每次到村上演出,臺下觀眾都看得目不轉(zhuǎn)睛,既被感動,又受觸發(fā)。

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給彝鄉(xiāng)帶來了嶄新的面貌,這些可喜可賀的成就后面,都離不開扶貧干部的辛勞汗水,他們接受黨和政府的派遣,帶著黨和人民的重托,走進了層巒疊嶂的大山,走進了彝區(qū)。他們是真心將彝族同胞當兄弟,將貧困戶視為親人,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打出了漂亮的戰(zhàn)役。以駱雅茜為代表的主創(chuàng)團隊,將第一書記真實工作狀態(tài)作為創(chuàng)作點,緊扣精準扶貧大主題,突出時代主旋律,真實反映了在諸如李阿洪這樣踏實能干的第一書記帶領下,彝寨發(fā)生的一系列天翻地覆新變化。這些就發(fā)生在人民群眾身邊,原汁原味的故事,又經(jīng)一番藝術加工,被搬上舞臺,成為人民喜聞樂見的劇目表演。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指導生活,反哺生活,觀看大篷車文化表演的群眾,在津津有味的觀賞之中,潛移默化地已得到了教益。

2017年,中共峨邊彝族自治縣委出臺了《關于繁榮發(fā)展社會主議(義?)文藝的實施意見》,設立了“甘嫫阿妞”文藝獎,有力促進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繁榮興盛。文化館精心編排的手鈴說唱系列《新風滿彝寨》《感動峨邊感恩有你》《手鈴聲聲唱新歌》,歌詞簡單易懂,表演生動活潑,把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移風易俗、普法宣傳巧妙地融入到節(jié)目中去;彝族月琴演奏,展示著彝族獨有樂器,在這絢麗舞臺上,助推月琴的傳承和保護;彝語克斯《鄰里鄉(xiāng)親一家人》節(jié)奏歡快,說詞朗朗上口,講述彝家兒女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的現(xiàn)實;配樂詩朗誦《扶貧禮贊》《脫貧攻堅奔小康》表達了峨邊百姓脫貧攻堅的決心;深情贊美家鄉(xiāng)的歌曲《回到佳支依達》《胡壩將將好》《相約幸!犯且饛V泛共鳴,表達了人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峨邊縣文聯(lián)主席黃偉說,為推進彝區(qū)的移風易俗工作,峨邊用文化大篷車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一批“接地氣”的文藝作品,村民不僅看得懂,也很有代入感。通過文化“大篷車”巡演,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體驗一次文化教化,帶動根除舊俗陋習、形成好風氣、養(yǎng)成好習慣。

文化大篷車這支十多人的演出隊伍,大多是90后,且都不是科班出身的文藝演員。甘嫫阿妞藝術團的演職人員既要承擔文化館的平日演出,還要定期開展“文化大篷車鄉(xiāng)村行”活動,平均每周都有一至兩場送文化下鄉(xiāng)的演出活動,工作強度不小,加班加點是常態(tài)。

“麻雀雖小,肝膽俱全”。大篷車人少事多,演出隊伍里,幾乎每個人都身兼多職或多個角色,“既要當演員又要做主持人,還是后勤人員,保障大家的衣食住行!眻F隊的骨干吉部志根說,自己跟很多團隊成員一樣,常常身兼數(shù)職連軸轉(zhuǎn),馬不停蹄地全場跑,一場下來,累得氣喘吁吁。演員們一臺演出,常常上臺四五次,意味著要快速更換四五次服裝,這不只是累,更是冬天冷夏天熱,個中滋味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雖然日程緊、人手少,但大家卻很有干勁!皥F隊里不少成員是土生土長的彝族人,對當?shù)氐娘L土人情、風俗文化都很熟悉,這樣的‘先天優(yōu)勢’也被合理運用到了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駱雅茜介紹,例如在《第一書記和“五朵金花”》中,就大膽地采用了彝族方言說唱。

同時,為了提高藝術水準,在歌曲創(chuàng)作上,甘嫫阿妞藝術團還請來小有名氣的“彝組合”承擔歌曲創(chuàng)作。這些歌曲在彝族元素的基礎上,運用了現(xiàn)代編曲方式,把主旋律的作品演繹得更加豐富多彩,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創(chuàng)作演出反映彝族美神“甘嫫阿妞”動人愛情故事的《尼莫扎色》獲得四川省第八屆少數(shù)民族藝術節(jié)一等獎。反映彝族婚俗的《搶新娘》登上了央視《群英匯》欄目。甘嫫阿妞藝術團的成員們還出了國,遠赴法國巴黎,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活態(tài)展示了峨邊的彝家新寨和脫貧攻堅成果。

村民非常歡迎文化大篷車來自己村里演出,“大篷車來嘍,手機快點拿出來好拍視頻發(fā)朋友圈!弊2016年7月啟動以來,“大篷車”每到一處,當?shù)厝罕姳甲呦喔、扶老攜幼,小孩子忙著端凳子,老媽媽給演員倒熱茶,縣、鄉(xiāng)、村三級演員登場,各式各樣手機鏡頭閃爍,實實在在演繹出彝區(qū)村級“文化趕場”盛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4年來“文化大篷車”走遍19個鄉(xiāng)鎮(zhèn)131個村,演出180余場次,現(xiàn)場觀看群眾超過20萬人次。

文化大篷車將脫貧故事演成戲,唱成歌,送到了老百姓面前,也送進了老百姓的心田,所以文化大篷車開到哪里,哪里的群眾就高興地歡呼:“大篷車瓦吉瓦!”

峨邊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樓子阿曲認為,作為精神脫貧和文化扶貧的重要載體,文化“大篷車”不辭辛勞奔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發(fā)揮文化“大篷車”扶智勵志功能,通過巡演的方式,展現(xiàn)彝鄉(xiāng)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新變化、新面貌,宣傳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凝聚脫貧攻堅共同思想基礎,鼓舞貧困戶脫貧干勁,激勵著彝漢群眾攜手奔小康。

苦辣酸甜無怨悔

文化大篷車開展文化節(jié)目下鄉(xiāng)活動,團隊演員到底有多辛苦呢?有演出的時候,早上六七點就出發(fā)了,有時天都未亮,車燈柱照過去,只映出前面一小塊地方,窗外的峨邊,還浸在黑甜的睡鄉(xiāng)。有些通村路很不好走,車行顛簸,演員笑稱自己像土豆一般,被高高甩起,又重重落下,車廂里不時傳來年輕人的大呼小叫。窗外是黑漆漆的一片,車子猶如在魚腹中穿行,魚身巨大,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到達目的地,巨魚嘴巴一張,將大篷車“吐”出來。2017年11月,一次大篷車去勒烏鄉(xiāng)柑子口村演出后,當天又轉(zhuǎn)場去另一個村演出。在轉(zhuǎn)場的路上,由于山高路險,司機也勞累,汽車差點摔下懸崖,嚇得演員們“驚叫喚”,其中一人被嚇得大哭,她就是彝族姑娘毛美爾。

毛美爾的全名叫邛莫毛美爾,剛開始下鄉(xiāng)演出時,年齡小,膽子也不大,坐在車上翻山越嶺,有時看一眼車窗外面的懸崖峭壁,她都被嚇得緊緊閉上眼睛。經(jīng)過幾年的操練,坐車出行成為家常便飯,倒是將她的膽子練大了,就算結(jié)束表演,深更半夜回到縣城,凌晨三點才回住處卸妝休息,她也從不害怕。

毛美爾是個會給自己拿主意的姑娘,2012年,十五歲的她到縣城讀藝術班,小她三歲的弟弟也轉(zhuǎn)到縣城的小學上六年級,同時跟著過來的還有奶奶。奶奶摔斷了腿,需要人照顧,按照彝族傳統(tǒng),應該是最小的兒子照顧老人,毛美爾的父親是幺兒,可他與毛美爾的母親常年在外打工,賺取毛美爾姐弟倆的教育費、生活費,實在無法回家鄉(xiāng)守護老母親,毛美爾便懂事地告訴父母不用擔心,她會將奶奶和弟弟照顧得很好。

每天清早,毛美爾輕手輕腳地起床,簡單洗漱之后,先去菜市場將一天的菜買回,回家做了早飯,叫醒奶奶和弟弟起床。中午她利用一點點時間,跑回出租屋給奶奶做飯,洗了鍋碗又趕緊回來上課,下午放學照樣是一通小跑,趕回家給奶奶和弟弟做飯。十五歲的毛美爾,盡管自己還是個孩子,幾年來就這樣細心照顧著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她其實也是一個怕黑的姑娘,但在生活面前,克服了自己的種種怯懦,變得勇敢而堅強。

跟文化志愿者司杜烏干不同,峨邊縣文化大篷車演出隊的“臺柱子”邛莫毛美爾是縣文化館的聘用人員,毛美爾業(yè)務素質(zhì)過硬,年輕、漂亮、個性溫和又爽利,她被樂山市歌舞團看中,打來好幾次電話,要調(diào)她去市里工作。一道兩難的抉擇題擺在面前,是去市里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還是繼續(xù)留在縣上,擔當縣文化館甘嫫阿妞藝術團的重要成員,跟著文化大篷車東奔西顛演出?大篷車的年輕人,都稱熱心的駱館長為“駱?gòu)尅,毛美爾便和像媽媽一樣親切的駱雅茜訴說了自己心里的苦惱。駱雅茜沒有說一個“留”字,她說團隊就像一個大家庭,家庭成員若有了更好的去處和發(fā)展,我只會祝福,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中,聽你的內(nèi)心指引行事就好。

毛美爾最終放棄了去市歌舞團的優(yōu)厚機會,讓她留下的,不僅有照料年邁奶奶的親情義務,還有駱?gòu)尩热私o她的強烈歸宿感,作為大篷車的一份子,她覺得既驕傲自豪,又有千般眷戀,真的要讓她離開峨邊,離開大篷車,她會覺得自己的舞蹈少了一分靈動,歌聲多了一分惆悵。哪怕作為大篷車演出的主要成員,她比任何人都知道:看上去多么光鮮亮麗的演出,其實并不是一樁容易的事,背后不僅有汗水和淚水,可能還有受傷痛的危險。

2018年11月,文化館副館長吉克阿姿在彩排時,伴著動感的旋律上場,那天天氣不好,天空一直飄灑著蒙蒙細雨,舞臺很滑,舞蹈演員穿的鞋又帶一點高鞋跟,她一下踩滑,在舞臺上跌倒,頓時痛得臉色發(fā)白,站不起來。大家火速將吉克阿姿送往醫(yī)院,醫(yī)生診斷她右腳是粉碎性骨折。

像吉克阿姿這樣摔斷腿腳的事,是每個舞蹈演員都可能面臨的危險。大篷車的成員,哪個沒受過傷?沒捱過痛?有位叫羅海龍的演員,是從專業(yè)團體銀川歌舞團退下來的,因左肩習慣性脫臼,傷痛令他告別銀川。他很高興,在峨邊又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方舞臺。他是文化大篷車的中堅力量,除了上臺表演,平時還排新舞、帶新人,忙得不亦樂乎。駱雅茜跳舞時扭傷腳,不愿躺在床上休息,硬讓丈夫?qū)⑺成衔幕^六樓彩排大廳,她瘸著一只腿也要指導“孩子們”彩排。有這樣敬業(yè)的駱?gòu),演員們自然加倍嚴格要求自己,沒人會偷懶。

大篷車到鄉(xiāng)村演出,要問演員最怕什么,他們已經(jīng)不怕摸黑行路,不怕山高路陡,不怕起早貪黑,不怕連續(xù)忙十幾個小時都吃不上一口熱湯熱飯,他們最怕的是下雨。在鄉(xiāng)村的空壩處,露天搭臺,雨天舞臺濕滑,要在濕漉漉地面上熱情起舞、踢腿、旋轉(zhuǎn),摔跤的可能性極大,但面對臺下坐得整整齊齊的觀眾,一臉期待地望著他們,再多的畏懼和惶恐都能咽下了,演員們微笑著上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笑容如春陽般燦爛。

毛美爾也在雨天摔倒過,后背狠狠著地,痛得她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周才緩過勁來。所幸并未摔傷骨頭,疼痛稍稍減輕,她馬上就申請重新“歸隊”,跟著大篷車,開往各鄉(xiāng)村,開往文藝的春天。

(責編:羅昱、高紅霞)
文成县| 克什克腾旗| 农安县| 贡觉县| 华坪县| 射阳县| 平罗县| 永清县| 宝清县| 敦化市| 铜鼓县| 玉环县| 铜梁县| 汝州市| 阜新市| 赫章县| 广河县| 富锦市| 安图县| 瑞金市| 垫江县| 宜城市| 儋州市| 广饶县| 邵阳县| 白城市| 罗田县| 泾源县| 耿马| 绥江县| 吉水县| 吉安市| 辽中县| 泸溪县| 上杭县| 建昌县| 吕梁市| 淮阳县| 南宁市| 金堂县|